省名由来
安徽省建于1667年,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。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,辖区庞大,大致包括今天的上海市、江苏省和安徽省。清康熙六年(1667)正式撤销江南省,分为安徽、江苏两省。因安庆府为当时安徽境内的政治中心,徽州府经济发达,故取两府首字而得省名。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、皖河而简称“皖”。
历史轨迹
安徽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。在芜湖市繁昌区人字洞发现的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,以及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“和县猿人”遗址,均表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安徽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。新石器时代(1万年到4000年以前),安徽是著名的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、青莲岗文化和印纹釉陶文化影响的区域。在潜山市发掘的薛家岗遗址,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,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古文化遗址,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原始文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。我国历史上的夏禹,与安徽有密切的关系。史书记载“禹会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”,涂山即今安徽怀远东南马头城的古当涂。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,古寿春(今寿县)在战国时曾为楚国后期的首都,从楚墓发掘的铜鼎,其重仅次于商代后母戊鼎。秦朝实行郡县制,安徽境内淮北地区属砀郡、泗水郡,江淮之间属九江郡,皖南属鄣郡;两汉时期,安徽地属扬、徐、豫三州;三国时期,安徽分属吴、魏,境内曾发生多次战争;两晋、南北朝和隋朝,安徽分属扬、徐、豫三州;宋时,徽商崛起,徽州的经济和文化开始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;元朝,安徽地属河南、江浙两行省;明时,安徽由南京直接管辖;清朝,安徽建省时,辖安庆、徽州、宁国、池州、太平、庐州、凤阳等7个府及滁州、和州、广德等3个直隶州,疆域格局基本定型,安庆府作为临时省会的地位已经确立;民国初期,安徽省分为芜湖、安庆、淮泗三道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安徽分为皖北、皖南两行署,皖北行署驻合肥市,皖南行署驻芜湖市。1952年合并皖南、皖北行署,恢复安徽省,省会设于合肥市。
历史名人 NEW
【皋陶】是上古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。孔子称之为上古四圣之一,今安徽省六安市(又称皋城)境内有皋陶墓。
【老子】(生卒年不详),一说即老聃,姓李名耳,楚国苦县(今安徽涡阳)人,春秋时期思想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。著有《老子》,亦称《道德经》《老子五千文》。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、政治、文学艺术、科学、宗教等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,其思想被庄子所传承,与儒家、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。
【庄子】(约前369—前286),名周,宋国蒙(今安徽蒙城)人,战国时期哲学家,道家代表人物。著有《庄子》,亦称《南华经》,道家经典之一。文章汪洋恣肆,富于想象,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,在哲学、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。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【管仲】(?—前645),名夷吾,字仲,齐国颍上(今安徽颍上)人,春秋时期政治家。被齐桓公任命为卿,尊称仲父。在任期间,进行多项改革,齐国因此国力大增,成为春秋第一霸主。管仲的治国思想被战国时期的学者加以发挥,编成《管子》一书,该书成为研究中国先秦时期农业和经济问题的重要著作。
【华佗】(?—208),又名旉,字元化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东汉末年医学家。医术高明,精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诸科,尤擅长外科。曾创制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品“麻沸散”,比西方使用麻醉剂早1000多年。他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的动作与姿势创立“五禽戏”,强调锻炼健身,防病强体。
【曹操】(155—220),字孟德,沛国谯(今属安徽亳州)人,东汉末年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建安元年(196),迎汉献帝都许,逐渐统一中国北部。建安十三年(208),挥军南下,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。建安二十一年(216),封魏王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),病逝于洛阳,谥武王。子曹丕称帝,追尊曹操为武帝。曹操在北方加强集权、唯才是举、兴修水利,使所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。精兵法,著有《孙子略解》《兵书接要》等。善诗歌,《苦寒行》《篙里行》《观沧海》等篇,气势雄伟,慷慨悲凉,为世传诵。与子丕、植有“三曹”之称,开建安文风。有《曹操集》行世。
【包拯】(999—1062),字希仁,安徽合肥人,北宋官员。天圣五年(1027)进士。在任期间,曾就政治、经济、军事方面问题,提出一系列改革意见,尤以正直敢言、不畏强权、执法严峻、廉洁奉公闻名。知端州时不持一砚归,知开封府时,有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老包”之语。包拯作为封建时代清官的典型,其事迹长期流传民间,被很多小说、戏剧取为题材。有《包孝肃公奏议》传世。
【毕昇】(?—约1051),徽州(今安徽歙县)人,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。北宋庆历(1041—1048)年间,毕昇首创泥活字,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。毕昇在胶泥片上刻字,一字一印,用火烧硬后,便成活字。活字可以多次使用,印刷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。后来活字由胶泥逐步改为木质、铜质、铅质,发展成为现代的活字印刷术,但其基本原理仍是毕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。
【朱熹】(1130—1200),字元晦,号晦庵,祖籍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,宋代理学集大成者。在哲学上,融合儒、释、道三家,构建了一个以“理”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学说,世称“程朱学派”。其学术思想在元、明、清三代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。从事教育四十余年,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代表性的著作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《诗集传》《楚辞集注》《晦庵词》《朱子语类》等。




【王茂荫】(1798—1865),字椿年,安徽歙县人,清代经济学家。1851年王茂荫提出,要严格限制纸币发行数额,使纸币和其代表的金或银保持一定的比例,对已发行的纸币应能够兑现。但其主张没有被清政府采纳。1854年,他再次上折谏请停止滥发纸币,提出兑现主张,受到“严行申饬”。此事被写进《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》一书。马克思在撰写《资本论》时看到这本书,并在《资本论》中提到了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,给予充分的肯定。遗著有《王侍郎奏议》。

【李鸿章】(1823—1901),字少荃,安徽合肥人。晚清重臣,洋务运动代表人物。同治九年(1870)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,掌管清廷外交、军事、经济大权长达二十年。创办了一批近代军工、民用企业,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、轮船招商局、开平煤矿、天津电报局等。创立北洋水师学堂,建立北洋海军。在主持对外交涉中,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。李鸿章自强求富,办洋务,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,这对于西方科学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。卒后谥文忠。有《李文忠公全集》《李鸿章全集》(39册)问世。





来源:安徽人民政府网

2025安徽选调·全真模考

2025安徽选调·全真模考


2025安徽选调·初学攻坚

2025安徽选调·初学攻坚

扫码加入备考群

电话/微信同号:17725066206【可可】
电话/微信同号:19112915052【甜甜】